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中学资料 >

第二模块普通心理学单项选择题(一)答案解析

2023-12-27 17:28:16
中师华图

第二模块普通心理学单项选择题(一)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语言或文字的刺激通过人的大脑皮层中相应的区域,而形成条件反射。题干中小黄是听到了妈妈和老师聊自己的成绩,属于语词信息,符合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故本题选 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由具体的个体在头脑中进行的。由于人的知识经验、需要、愿望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体现了人心理的主观性。故本题选 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流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潜意识,认为推动人的行为和发展的是人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故本题选 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由其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故本题选 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的流派。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故本题选 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月明星稀,月暗星密”是说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月亮变暗时,星星就显得密集,体现的是感觉对比。故本题选 A。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感觉适应。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A选项是感觉适应;B 选项是感觉对比;C、D 选项没有感觉的相互作用。故本题选 A。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故本题选 C。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直觉印象仍然不变,称为知觉恒常性。题干中光线的明暗变化了,但我们的直觉印象仍然不变就体现了这个特性。故本题选 D。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联觉。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吱吱声”让人感到“寒冷”属于听觉引起温度觉,符合联觉的描述。故本题选 A。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7±2 个组块。故本题选 A。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准备性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而记忆的敏捷性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故本题选 D。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舌尖现象。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这是提取失败造成的。故本题选 C。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的理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故本题选 B。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感觉记忆。记忆分为三个过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感觉记忆是第一个过程。故本题选 C。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如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故本题选 D。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表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再造想象。故本题选 A。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时,在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形象。故本题选 D。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叫辐合思维或求同思维,它是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利用熟悉的规则,朝向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结论的思维。即从给予的多个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它有方向、范围、组织性和条理性。故本题选 A。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题干所述是发散思维的典型体现。故本题选 D。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倾向于对整个事物或问题进行内隐式的感知或领悟的思维形式。故本题选 A。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间接性。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小张通过早起窗外的景色推断昨晚下雪,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故本题选 B。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干扰说。干扰说是指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学习英文字母的发音,受到了汉语拼音的干扰”支持干扰说的理论。故本题选 B。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用粉笔突出重点,主要是加大对比引起无意注意。故本题选B。

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分配。眼耳手脚并用,说明是同时进行多种活动,属于注意分配。故本题选 B。

2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故本题选 B。

2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题干中的“鹤、红”是知觉的对象,其它的是知觉的背景,体现对象和背景关系的选择性。故本题选 C。

2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感知规律。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对比律、组合律、活动律和协同律等。其中,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题干中学生作业用黑色,教师批改用红色,体现了差异律,故本题选 B。

2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特点。注意的特点包括指向性和集中性。其中,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题干中,“聚精会神”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故本题选 B。

3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任务越重要,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故本题选 B。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第二模块普通心理学
单项选择题一
答案解析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